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第二十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学术年会召开

来源:     作者:网络信息安全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1日     浏览次数:         

  近日,第二十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学术年会于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电子学会和保密通信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搭建交流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平台,推动保密通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大高校、科研所、加密领域的企业、单位的广泛响应,参会累计百余人。


  

  会议由保密通信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田波主持。四川省电子学会秘书长向涛及三十所所长祝世雄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6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中国密码学会会员、南京理工大学许春根教授作《安全高效的可搜索加密技术》学术报告,从可搜索加密的研究背景、现有的解决方案、可搜索加密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团队的工作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信息工程大学崔霆教授作《差分不变子空间分析方法》学术报告,介绍了差分不变子空间的理论框架以及关于S盒的差分不变子空间的结论分析。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李璞作《宽带混沌光产生及应用》学术报告,对光学混沌的特点、宽带光学混沌的产生以及光学混沌在快速物理随机数生成、高速安全的物理层面的密钥分发、高分辨率光探测和测距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方面的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李玉军副教授作《VPN流量及其业务类型识别技术》学术报告,主要围绕VPN流量分析,介绍VPN的原理、问题与挑战、VPN流量识别、业务类型识别、未来展望等。

  中国电子学会多媒体信息安全专委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王波副教授作《人工智能安全挑战与思考》学术报告,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从人工智能自身的安全性、人工智能所面临的应用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IEEE和ACM会员王刚作《从无人集群到信息安全》学术报告,从无人机到无人集群、无人机群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到信息安全的顺序介绍了研究工作,也介绍了相关应用与仿真效果,包括基于无人集群网络控制的密钥管理技术、联邦学习的集群应用扩展等。

 

  此次学术会议着重关注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期间学者们就加密理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畅所欲言,围绕会议报告内容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会场气氛热烈碰撞加密新思想,推动了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持续创新发展。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