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传输创新工作室:打造技术创新“先锋队”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传输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9月,共设立了海洋信息感知团队、海洋信息传输团队和海洋人工智能团队等多个团队。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传输创新工作室在现有资源与技术基础上,充分发挥网通院在微系统、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立足国家海洋发展重大战略布局,以海洋领域内的重大问题为背景,面向海洋无人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围绕海洋信息感知、水声通信和智能识别等核心方向,开展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领域优秀科研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在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传输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上做出贡献。目前创新工作室共18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5人,高级工程师6人。
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传输创新工作室目前已有近200平米的独立办公区,2间面积为100平米的设备联试区域,1间具备传感器自动化封装、测试的微系统集成工作室。经过多年的条件建设,创新工作室利用金相显微镜、高精度振动台等,搭建了MEMS感知芯片和水听器设计与试验环境,实现了海洋信息感知芯片的设计、封装、测试和计量等功能;利用多种仪器,搭建了硬件电路开发与测试环境,能够满足调理单元、采集单元、功放单元和射频单元等模拟、数字硬件的设计、开发和测试。
创新工作室在海洋信息感知、通信和处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研究内容涵盖顶层总体设计、微系统开发、水下数据链等前沿技术,在多源感知芯片、阵列信号处理、水下通信组网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并开展了大量湖上和海上试验,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工程经验和数据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入围揭榜单位》,开展水下声矢量采集处理芯片项目技术攻关,并在2020年底圆满完成任务;创新工作室研制的水下多参量采集处理芯片,荣获院级科技创新活动周“最佳成果奖”,同时,团队成员潜心研究科研基础技术,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荣获网通院2020年专利金奖1项,2021年“五小”创新创效活动金奖1项,荣获国防邮电产业2020军民两用产品“长缨杯”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团队以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学术专著等方式不断沉淀知识和相关产权,发表论文25篇,受理及授权专利20多项。
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传输创新工作室锐意进取、朝夕不倦,凭借百折不挠、奋勇争先的精神,不断为我国海洋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