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区块链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 网安观点
3月12日,第二届区块链创新与产业发展峰会在成都举行。中国网安总经理陈鑫受邀出席,并以“区块链护航数字经济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分享了中国网安在区块链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区块链创新发展思路。
![]() |
区块链构筑数字经济信任基石
陈鑫在首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区块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在2020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当中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些重要论述及措施都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陈鑫表示,中国网安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区块链和发展数字经济的精神要求,以“捍卫国家网络安全、护航数字经济发展”为使命责任,加快布局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并在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区块链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与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区块链构筑数字经济信任基石的理解。
第一是“保要素”——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流通。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上升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传统要素不同的是,数据具有越分享价值越大、越流通增值效应越明显的特点。区块链作为公认的信任机器,以数学算法的技术背书,能够为数据产权界定难、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安全保护难等阻碍数字经济发展的痛点和堵点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安全共享、多方计算、利益分享的数据可信流通空间,构筑数据要素的信任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是“促融合”——区块链助力企业间的跨界协同。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高速变化、规模性经济的发展要求、新产品研发的巨额投入风险、供应链的长效稳定,都迫使企业需要通过合作和协同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信任是协作的基石。区块链可以利用去中心化、共识信任、智能合约等技术特点,将各种生产要素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可信地链接起来,形成不依赖中心机构背书的“协同矩阵”,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堵点,解决实体协同难、资源共享难、业务流程繁琐等痛点问题,为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产业可信联盟、建立区域经济生态提供信任基础支撑。
第三是“创业态”——区块链促进新经济模式涌现。数字经济正在以独特的形式不断创造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数字经济的开放性虚拟空间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平等地、权益对称地、不分先后地加入进来,成为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可信计算范式,可以面向社会建立一种不依赖第三方的公共信任基础设施,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加简单可靠,成本更低。基于区块链的信任模式及其特有的激励机制,社会个体可以更有动力地发挥主体价值,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传递者和定价者,并由此促进共享经济、新个体经济等业态的不断涌现。
区块链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陈鑫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区块链新基建的重要性: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今年1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强调推动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鉴于区块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构建平台式、广域化、强公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深化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区块链“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陈鑫介绍了中国网安的实际行动——依托在区块链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研发区块链数字化服务系统。
2015年,中国网安组建了区块链研发中心,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国家重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凭借在密码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重点突破了安全高效共识、可监管匿名隐私保护、智能合约快速部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形成了“电科信链”产品体系。针对数字经济的多主体高效协同、数据安全流转、责任可信界定等发展需求,中国网安以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为支撑,研发了区块链数字化服务系统。
中国网安区块链数字化服务系统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一是节点动态接入。提供一种节点快速接入管理技术,支撑企业、组织以合作共建方式快捷接入区块链服务生态;二是业务灵活扩展。提供基于微服务的统一业务封装机制以及智能合约快速开发模型,支持新型业务的快速部署;三是内生安全可靠。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安全保密技术,形成安全高效、按需编配的匿名隐私保护解决方案,灵活应对不同业务的安全需求;四是高效合规监管。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态势智能评估等手段,构建完备的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多角度、全方位、可视化监管;五是系统兼容开放。支持与星火·链网、蜀信链等其他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兼容互通,有效支撑国家级、区域级区块链生态构建。
在具体应用上,中国网安区块链数字化服务系统支持身份认证、可信存证、数据共享、数据资产交易、供应链协同、供应链金融等多种应用场景,能够有效支撑集团企业数字化发展联盟体和城市区域产业协作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一方面,打破集团内部企业间的信任藩篱,构建新型数字化发展联盟体。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依托,大力推进集团内部业务协同,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是现代企业行久致远的关键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身份跨主体互认难、多方责任边界认定难、数据流通隐私保障难等痛点和堵点,阻碍了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制约了集团规模化和多元化经济优势的有效发挥。依托中国网安区块链数字化服务系统,形成身份认证链、可信存证链、数据共享链等多个业务子链,能够打破集团内部各个成员企业间的数字化业务协同壁垒,构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数字化发展联盟体,有利于集团内部价值链整合、共同市场培育、内部资源再配置,促进集团战略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铺筑跨行业数字化融通桥梁,营造区域产业协作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协作是关键,打通信任是核心。依托中国网安区块链数字化服务系统,面向区域产业协同,形成数据共享、数字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协同等业务子链,实现区域数据资产的可信交易和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履行,破解需求、生产、经营、融资等不同层面的协同难题,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区域产业协作共同体,实现基于区块链信任的广泛意义的供需匹配,填平补齐供应链体系,推动要素和结构“新组合”,形成区域产业发展新动能
区块链发展倡议
最后,陈鑫基于区块链能够构筑数字经济信任基石,促进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持续丰富区块链基础服务能力,更好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中国网安愿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高校通力合作、协同攻关,持续丰富区块链基础服务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区域数字化生态建设提供质量更高、适应性更好、安全可靠的区块链服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第二,广泛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更好支撑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国网安将积极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有关“新基建”的发展规划,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全力支撑国家、地方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加丰富的区块链应用生态,为跨区域的产业协同提供信任支撑。
第三,共同加强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更好推动各行业应用深入融合。当前,各行业区块链应用正在经历由浅入深的关键发展阶段,高素质区块链产业人才欠缺,已严重影响到区块链行业应用的深入融合。中国网安愿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推动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为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陈鑫强调,“捍卫国家网络安全、护航数字经济发展”是中国网安的使命责任。作为网信事业国家队,中国网安愿意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分享建设经验,凝聚发展共识,让区块链更好地赋能国家数字经济发展。
![]() |